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倪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应奎
土木之变后,发愤学兵书、讲剑术。
以无所用,乃更学《》。
有《味易诗集》。
应奎少有文名会感土木之变复学孙吴书讲剑术既久无所合乃更杜门学易忽意思朗彻若有神授遂尽弃世事曾一客京师名动诸公卿间大学士公安将论荐于朝即日谢归先生自读易有得辄能前知尝在杨文懿公所有中贵使至先生见一雀自庭树集于地已还集树即谓其使曰顷来得非失马耶六日当复使大惊杨公质之先生曰雀踊跃物也去树而集于地舍所依也还集树复其所矣初集自北而南水数六故曰六日当复又问马色曰以水色尅火当黄而近于黑语毕验都御史王公应鹏童子时至先生所甚奇之王适作一庄字先生曰蒙庄书开卷辄云鹏翔童子与名合不可量也以其甥妻之客有问妇将产者伞忽裂其人失色先生曰伞外裂则小人见君喜得子矣其前知类如此人因以小康节呼之学者称味易先生唯与金太仆魏云松先栎轩三先生交最深翛然人外高企羲皇年八十生而举殡拟陶公自祭杜牧之志墓事悬像设奠延庆寺为诗自挽群公俱属和太仆先生别画竹题一诗相寄曰先生举殡吾为写生其诗有言举世称高士窥天合少微先生得之大喜其作达如此前辈先生古诗最工七言效初唐音格流丽近体不减王右丞其味易诗集凡十二卷不知为何伧所删仅存律诗二卷余往问其家前集亦不存矣因即所选录存二十馀首复采其佳句如秣陵道中曰路官桥晚山花野店春寄金文用曰萍开鱼弄日花落蝶愁人泊瓜州曰平林藏宿雾疏雨带春潮隐居曰岸风落藤子晴雪上梅花宿山家曰水清溪近户枫老叶归林閒居怀郑兰谷曰燕窥花径暖鹤护草堂清病起有怀知已曰海阔成鸥梦风高断雁心幽居曰野云当户过青草闭门閒送李公子还乡曰江风催去棹戍鼓接行装过七里滩曰白石依樵爨青山隐钓台崇法寺曰青山应作主黄鸟自留人游东林庵避暑曰殿凉云气入池午藕花开屏迹曰远山随水下细雨带云流早春虎丘曰万水浮光去诸峰积翠来游上天竺曰万竹岩前双鹿卧百花林外一莺啼育王寺曰天垂紫气笼双塔路引青松入两廊奉寄尹天官曰阴崖短含霜老幽谷芗背日生题蜀中山水曰路绕山川通汉畤花明楼阁入唐风客中书怀曰萝偃破篱花自老门生新竹燕还飞吊岳坟曰宋树参天无北向吴江抱地尽东流雨后閒行曰新水短蒲鱼戏日暖风新巷蝶寻花俱气温词丽真不亚盛唐
字应奎鄞人
有《味易诗集》。
(《甬上耄旧诗》:味易先生年八十,生而举殡,拟陶公自祭、杜牧之志墓事,悬像设奠延庆寺,为诗自挽,群公俱属和。
金太仆本清别画竹题一诗相寄曰:「先生举殡,吾为写生。
」其诗有言「举世称高土,窥天合少微」,先生得之大喜。
其作达如此。)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华亭人字吟樵
康熙三十五年举人,官知桂林知府,告归。
后加衔为太仆寺少卿
工诗,其诗欲以风调胜,而骨干未遒。
有《赋清草堂诗钞》。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道震宋 1079 — 1161
全宋诗
释道震一○七九~一一六一),俗姓赵金陵(今江苏南京)人。
少依觉印英禅师,再谒丹霞淳禅师,先后参海内有名尊宿十七人。
初住曹山,后迁广寿、黄龙。
黄龙道震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卒,年八十三。
僧宝正续传》卷六、《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今录诗五首。
释道震号山堂
金陵赵氏子也。
垂髫依觉印英禅师为童子。
迁泗之普照得度。
久之辞谒丹霞淳
与论曹洞宗旨。
呈以偈曰。
白云深覆古寒岩。
异草灵花彩凤衔。
夜半天明日当午。
骑牛背面著靴衫。
次依草堂。
日取藏经读之。
一夕闻晚参鼓步出经堂。
举头见月大悟亟趋方丈。
堂望见即曰。
子彻矣。
遂为印可。
寻出三迁而至百丈道显著。
绍兴己巳律师妄踞黄龙。
衲子散子散去。
主事者走钱塘
王承宣继先书。
达洪师张如莹
莹公命以从众望。
主事者请致书谢王。
让曰。
王公为护佛法。
何谢之有。
况我与之素昧平生。
于是主事恧退。
仲温曰。
彼交结权贵倚为藩垣者闻其言亦足颜汗。
绍兴以来宗师言行相应而与秋霜争严。
其谁哉。
师讳道震
金陵赵氏子。
少依保宁觉印禅师
为童子。
觉印住泗洲普照
遇淑妑閤。
择童行。
守戒律者施度牒。
师在选中。
得度具戒。
久之辞觉印
丹霞淳禅师与闻曹洞宗旨。
因有颂曰。
白云深覆古寒岩。
异草灵花彩凤㘅。
夜半天明日当午。
骑牛背面著靴衫。
见而异之。
湖湘
抵大沩。
作插锹井颂曰。
尽道沩山父子和。
插锹犹自带干戈。
至今一井如明镜。
时有无风匝匝波。
最后至黄龙。
草堂清禅师一见契合。
绝意他往。
日取藏教读之。
一夕闻晚参鼓。
步出经堂。
举头见月
忽有省。
亟趋方丈。
陈所悟。
草堂深可之。
自此履践获大通彻。
绍兴初
草堂避地曹山。
疏山
师皆在焉。
居第一座。
分座接衲。
五年临川给事程公命出世曹山。
草堂之道。
僧问。
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师云。
黑漆昆崙穿市过。
进云。
如何是夺境不夺人。
答云。
卖扇婆子手。
遮曰。
如何是人境俱夺。
答曰。
灰飞烟灭后。
怕你绝音容。
问。
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答曰。
当年独坐雄峰事。
今日分明说向君。
进云。
只如向上宗乘。
又作么生。
师以拂子击禅床。
僧云。
烹凡炼圣有玄功。
万古丛林作标格。
便礼拜。
尝示众曰。
曹山门下有鹅王择乳句。
若人会得凡圣染净迷悟生死无二无别。
若也不会。
则凡圣染净迷悟生死。
谩他一点不得。
久之。
退隐疏山山堂
郡守叶公梦龄请居广寿
未几洪帅李公迨移居百丈。
师力丛林矩范。
僧到必勘辩。
一日僧展坐具礼拜。
师转身背却。
僧收坐具便去。
师乃唤回。
僧进前。
师便归方丈。
明日僧问讯云。
某甲昨蒙和尚慈悲。
有个省处。
师云。
作么生。
僧近师边。
作听势。
师取拂子打之。
僧大笑而去。
若此类甚多。
衲子翕然推服。
晚迁黄龙。
是为积翠直下子孙。
授道之处。
院烬于兵火。
师慨然有兴复之志。
阅数年。
堂殿廊庑。
迄抵于成。
三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示微疾。
集众告曰。
老僧参见海内有名尊宿十有七人。
泊见草堂
始到不疑之地。
汝等当究本法。
傥透脱无滞碍。
随力量兴作。
利益众生。
无虚弃光阴。
左右固请留颂。
命笔书曰。
吾年八十三。
随顺世言谈。
不落思量句。
谁人共我参。
翌日闻钟声。
奄然而寂。
端坐三日
支体柔和。
颜皃如生。
阇维日。
云惨风悲。
草木变色。
烟焰所及。
悉缀舍利。
道俗取之。
旬日不竭。
塔于寺之西崦。
师为人刚正强力。
甘枯淡。
务精进。
迹未尝造檀越之门。
近代宏法。
唯师有古尊宿风韵。
议者比之常庵崇禅师云。
赞曰。
演出关。
栖迟妙喜之门。
久甚。
及开法出世。
不忘圜悟
道者固应如此。
天资耿介。
草堂晚居。
泐潭道盛。
时有厚奉香信请法语法衣者。
草堂将与之。
骤谏以为不可。
草堂不允。
遂拂衣遁他境。
呜呼使异时主法宗师之门。
震之志得行焉。
其规正窃昌。
阴翊化权。
岂浅浅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道震字山堂金陵赵氏子也。
垂髫依觉印英禅师迁泗之普照得度,久之辞。
丹霞淳与论曹洞宗旨,呈以偈曰:“白云深覆古寒岩,异草灵花彩凤衔。
夜半天明日当午,骑牛背面著靴衫。
”次依草堂,日取藏经读之。
一夕,闻晚参鼓,步出经堂,举头见月,忽大悟,亟趋方丈,堂望见即曰:“子彻矣。
”遂为印可。
寻出,三迁而至百丈,道甚显著。
绍兴己巳,有律师妄踞黄龙,衲子散去,黄龙主事钱塘,求王承宣继先,书达洪帅张如莹,莹公命以从众望。
主事者请致书谢王,让曰:“王公为护佛法,何谢之有?
况我与之素昧平生。
”于是,主事恧退。
其严正如是。
仲温曰:“彼交结权贵,倚之为藩垣者,闻其言亦足颜汗,谅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空
全宋诗
释空姑孰(今安徽当涂)人。
临安府崇觉寺。
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悟新禅师法嗣。
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今录诗三首。
崇觉空禅师
姑孰人也。
为人强项。
久侍死心。
一日辞去。
心曰。
汝福鲜宜自养。
草堂清公
偈送之曰。
十年聚首龙峰寺。
一悟真空万境閒。
此去随缘且高隐。
莫将名字落人间。
后受请。
出世杭之南荡。
不几月而一火无遗。
因叹息曰。
吾违先师之言。
故有今日之患。
富人
发意营建。
师一至其家以受供。
师辞曰。
公施财求福。
长老受赐。
若教我背众而食。
素不愿也。
力行其道。
竟不役于土木以终身。
师颂野狐话曰。
含血噀人。
先污其口。
百丈野狐。
失头狂走。
蓦地唤回。
打个筋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普崇
全宋诗
释普崇庆元府(今浙江宁波)人。
庆元府育王寺,称野堂普崇禅师
南岳下十四世,泐潭善清禅师法嗣。
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法一北宋 1084 — 1158
全宋诗
释法一一○八四~一一五八),字贯道赐号寻巢俗姓李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
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灵岩通照愿禅师祝发。
后又谒蒋山圆梧禅师疏山草堂禅师
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泉州延福院。
后四迁巨刹。
退长芦,归天台万年观音院
二十八年卒,年七十五。
事见《鸿庆居士》卷三二《长芦长老一公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
今录诗五首。
释法一号雪巢
襄阳郡驸马李遵勖玄孙也。
世居开封祥符县。
母梦一老僧至其家而产。
声洪气伟具大人相。
十七试上庠
从祖仕淮南
欲官之。
不就请去家事长芦慈觉颐禅师
祖弗许。
母曰。
此儿必宿世沙门也。
愿弗夺其志。
未几慈觉殁。
灵岩通照愿禅师祝发。
依十年。
觉心迷闷道无所入。
遂往蒋山谒圆悟
一见器重之。
适悟奉旨住天宁
亦在侍。
不契。
次见草堂于疏山
一言之下忽尔彻其源底。
绍兴七年泉守刘彦修居延福。
四迁巨刹最后住长芦
因慕天台形胜昕夕怀之。
于是乞退居山之古平田观音院
高卧烟霞长啸深翠。
处世而忘世也。
一日忽示微疾书偈曰。
今年七十五。
归作庵中主
珍重观世音。
泥蛇吞石虎
乃入龛趺坐别众而逝。
塔于本山。
法一
字贯道
太师襄阳郡王李公用和之玄孙也。
世居开封祥符
其母见老僧入梦而生。
比成童。
一切嬉弄皆不顾。
十七试太学诸生
被服诗书。
岸然自负。
从其翁仕淮南
欲任以官。
不从。
将弃家事长芦赜公
翁难之。
母曰。
此夙世沙门
勿夺其志。
未几殁。
灵岩通照愿公。
得度登具。
依之十年无所入。
益刻苦奋厉。
圆悟蒋山
以大法炬许之。
悟奉诏住京师天宁。
师侍行。
会靖康之乱。
悟还蜀间关。
走谒草堂清公疏山
一语顿明大法。
绍兴七年
泉守宝文刘子羽
迎住延福院。
丞相张公浚。
福唐
徙住寿山
尚书梁公汝嘉
四明
又挽居雪窦。
于是公卿大夫。
想见风采。
争先邀迎。
惟恐弗及。
天台万年寺
在山谷穷处。
其徒阘茸。
有司奏改为禅。
率选名缁众所信服者。
领袖
师遂又徙万年。
间复一应长芦
而归万年观音院
浃日示微疾。
说偈入龛而逝。
寿七十五也。
师生于戚里。
长于华屋。
而性与道合。
不假师授。
一念幡然。
超尘劳而脐觉岸。
为世大知识。
岂不谓豪杰欤。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法一字雪巢姓李氏襄阳郡驸马李遵勖玄孙也。
世居祥符,母梦一老僧至其家而生。
发声洪亮,质异凡庸。
年十七,试上庠,从祖仕淮南,欲官之,不就。
请去家,事长芦慈觉颐禅师,祖弗许。
母曰:“此儿必宿世沙门也,愿弗夺其志。
”未几,慈觉寂,礼灵岩通照愿禅师祝发,相依十载,觉心迷闷,道无所入。
遂往蒋山谒圆悟,一见器之。
适悟移住天宁,一亦随侍。
次见草堂于疏山,一言之下忽尔彻其源底。
绍兴七年,泉守刘彦修居延福,四迁巨刹,最后住长芦
因慕天台形胜,昕夕怀之,于是乞退居山之古平田观音院,高卧烟霞,长啸深翠。
一日忽示微疾,书偈曰:“今年七十五,归作庵中主
珍重观世音,泥蛇呑石虎
”乃入龛趺坐而逝,塔于古平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沈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乌程人字维涓号泊村又号法华山人
雍正十一年进士
江西瑞州知府,廉洁自守,兴利剔弊,民怀其惠。
有《双清草堂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德升宋 1096 — 1169
全宋诗
释德升一○九六~一一六九),号顽庵俗姓何广汉德阳(今属四川)人。
年十七依崇果寺,二十得度。
后弃谒文殊心道禅师,问佛法省要,殊示偈,退参三年,方得旨趣。
往见佛性,机不投。
入闽至鼓山竹庵命分座说法。
高宗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应张浚请开法石门,迁明教及报恩、开先。
晚住南康军云居寺
孝宗乾道五年卒,年七十四。
南岳下十六世,龙翔竹庵圭禅师法嗣。
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今录诗二首。
释德升号顽庵
汉州何氏子也。
幼溺尘滓稍长梦醒。
二十得度游心讲席。
三学四众以义虎推焉。
忽以支解自嫌翻然易辄。
更衣顶笠谒文殊道和尚
恳示佛法省要之旨。
说偈曰。
契丹打破波斯寨。
夺得宝珠村里卖。
十字街头穷乞儿。
腰间挂个风流袋。
将拟对。
叱曰。
莫错。
于是退参三年。
方领前旨。
入闽鼓山礼觐竹庵问。
国师不跨石门句意旨如何。
竹庵应声曰。
閒言语。
言下顿悟。
后有僧问。
如何是无位真人。
曰。
闻时富贵见后贫穷。
释慧温萝庵产于福州郑氏。
同依竹庵于东。
未几因竹庵谢事。
自以。
胸次而未洒然。
又谒高庵悟南华草堂清诸耆宿。
皆蒙赏音。
竹庵迁闽乾元
复归省庵曰。
情生智隔。
想变体殊。
不用停囚长智。
道将一句来。
释然入呈偈曰。
拶出通身是口何妨骂雨诃风。
昨夜前村猛虎咬杀南山大虫
竹庵肯之。
后住通州狼山
共树竹庵赤帜为一方良导也。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德升字顽庵汉州何氏子也。
幼溺尘滓,长便醒悟。
二十得度,游心讲席,三学四众以“义虎”推焉。
忽以支解自嫌,翻然易辍,更衣顶笠,谒文殊道,恳示佛法省要之音。
说偈曰:“契丹打破波斯寨,夺得宝珠村里卖。
十字街头穷乞儿,腰间挂个风流袋。
将拟对,叱曰:“莫错。
”于是退参三年,方领前旨。
入闽鼓山礼觐竹庵,问:“国师不跨石门句,意旨如何?
竹庵应声曰:“閒言语。
”言下顿悟。
后有僧问:“如何是无位真人?
曰:“闻时富贵,见后贫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慧空南宋 1096 — 1158
全宋诗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
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
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
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
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全宋文·卷四一二○
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一作惠号东山福州(治今福建福州)人,俗姓陈氏
少时出家,曾参克勤于南康军云居寺,寻往江西云门庵。
后避寇至韶州曹溪,复趋临川疏山,返古田秀峰
晚师泐潭善清,遂为其法嗣。
绍兴二十三年,应福建路安抚使张宗元之请,开法福州雪峰东山寺,净侣奔凑。
绍兴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
慧空通世典,能诗文,士大夫乐与之游。
著有《雪峰空和尚外集》、《东山慧空禅师语录》(存)。
见《东山空传》(《雪峰空和尚外集》卷首),《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法恭北宋 1102 — 1181
全宋诗
释法恭一一○二~一一八一),号石窗叟俗姓林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
幼于栖真禅院祝发,师事则韶,徽宗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受具戒。
历住光孝、能仁、报恩、雪窦、瑞岩诸寺
孝宗淳熙八年卒,年八十。
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宏智正觉禅师法嗣。
事见《攻愧集》卷一一○《瑞岩石窗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补续高僧传》卷九有传。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四二九八
法恭一一○二——一一八一),号石窗叟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俗姓林氏
年十五出家,后从天童正觉禅师问道,既而遍参诸识。
历主光孝、能仁、报恩、瑞岩诸寺
淳熙八年八月卒,年八十。
见《攻愧集》卷一一○,《补续高僧传》卷九。
法恭
自号石窗叟
奉化林氏子。
其母感胡僧入梦而生。
落发受具戒。
南山律于湖心寺。
天童宏智名往从
问道。
兄事晖自得
昼夕危坐。
一日坐殿庑间。
偶闻僧语。
入耳清彻。
豁然开悟。
流汗浃体。
宏智
诘以所得非谬。
命居侍职。
既而遍参诸识。
见闲万年。
万年试为问。
师掩耳出。
草堂清公不许。
暂到入室。
师直造前。
夺拂子掷地上而出。
一众骇异。
黄龙忠
置界方槌拂于香案上。
勘验学者。
师谓其侍者曰。
和尚此一络索作何用。
少顷一一拈起。
问。
过一机不来。
莫言不道。
侍者
乃撤去。
三年复归天童。
主藏钥。
为第一座。
分座说法。
宏智所举宗要。
师不为苟合。
智爱而畏之。
绍兴二十三年
光孝虚席。
越帅移书宏智
求一本色人补处。
智以师应命。
应天塔坏。
或请舍去。
师曰。
非我尚谁为耶。
塔成。
始行迁能仁。
隆兴改元
侍郎赵公四明
迎主报恩。
虏烬之馀。
前人兴造。
所未备者。
皆成之。
轩敞宏大。
遂为一城兰若之冠。
乾道六年
退居小溪之彰圣。
明年荣阳郡
起住瑞岩
辟舍宇以安众
开山田以足食。
建杰阁。
奉圆通大士。
轮奂甚美大。
参范公请移雪窦。
自得晖
归自净慈。
遂以雪窦还之。
复居瑞岩
淳熙八年八月
示微疾。
戒弟子。
毋以药石累我。
我将行矣。
以书招自得
来相见如平时。
付以后事。
作书遗别诸士大夫。
并常往来者。
迟明升座。
说偈而逝。
寿八十。
腊五十九。
师天姿挺特。
持律甚严。
累主大刹。
起居寝食。
率与众共。
不务缘饰。
无他嗜好。
峭直骨鲠。
不借人以辞色。
道者
力加提引。
慧而狂者。
必叱之。
临安净慈空席。
力请。
乃航海以避命。
皇子魏王作牧。
每加礼敬。
欲访师山间。
辞曰。
路远而险徒劳耳。
盖其严冷类此。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慧温南宋
全宋诗
释慧温号萝庵俗姓郑福州(今属福建)人。
年二十,礼灵凤主僧,落发受具。
偏参诸老,晚依竹庵东林寺,又谒高庵悟南华炳、草堂清
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冬,住宣城宝胜寺,晚住通州狼山寺
南岳下十六世,龙翔士圭禅师法嗣。
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今录诗七首。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慧温字萝庵福州郑氏子,与升同依竹庵
未几,因竹庵谢事,自以胸次尚未洒然,又谒高庵悟南华炳、草堂清诸耆宿,俱承赏许。
竹庵迁闽乾元复归省,竹庵曰:“情生智隔,想变体殊,不用停因长智,道将一句来!
释然入,呈偈曰:“拶出通身是口,何妨骂雨诃风。
昨夜前村猛虎,咬杀南山大虫
竹庵肯之。
后住通州狼山,与升共树竹庵赤帜,为一方良道。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宝印南宋 1109 — 1190年12月7日
全宋诗
释宝印一一○九~一一九一),字坦叔,号别峰,俗姓李嘉州龙游(今四川乐山)人。
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峰。
圆悟昭觉,留三年。
后南游,谒佛性泰、月庵果、草堂清
晚至径山,谒大慧宗杲禅师
大慧南迁,乃西还。
后再出峡,住保宁金山、雪窦。
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敕补径山,召对选德殿
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
谥慈辩
南岳下十六世,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
事见《渭南文集》卷四○《别峰禅师塔铭》,《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
今录诗三十九首。
全宋文·卷四五七四
宝印一一○九——一一九○),字坦叔,号别峰,俗姓李龙游(今四川乐山)人。
世居峨嵋之麓。
从德山院清远道人得度,又从中峰密印禅师得悟。
临邛广汉崇庆武信东禅、成都龙华眉山中岩诸寺,复住金山
淳熙七年敕住径山
十年孝宗制赐《圆觉经注》。
绍熙元年卒,年八十二。
谥曰慈辩,塔曰智光,庵曰别峰。
门人集有《语录》。
陆游撰《别峰禅师塔铭》(《渭南文集》卷四○)。
释宝印号别峰。
嘉州李氏子也。
幼通六经长穷七史。
忽厌尘俗志慕竺坟。
从德清素和尚得度。
往听华严起信尽得旨。
觉劳算沙终非解脱。
遂依中峰密印民禅师
密印举。
僧问岩头。
起灭不停时如何。
岩叱曰。
是谁起灭。
师闻大悟
圆悟昭觉
遣师往省。
随众入室。
悟问。
从上诸圣以何接人。
师竖起拳。
悟曰。
此是老僧
用底何者。
是从上诸圣用底。
师以拳挥之。
悟亦举拳。
相交大笑而止。
又谒大慧径山
慧问。
甚处来。
西川
慧曰。
未出剑门关
与汝三十棒了也。
曰不合起动和尚
慧忻然。
后出奉诏住雪窦
淳熙七年秋召师问道。
赐肩舆入选德殿
帝曰。
三教圣人本同。
这个理否。
对曰。
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初无二也。
帝曰。
但圣人所立门户则不同耳。
孔子性以中庸设教。
曰。
非中庸何以安立世间。
故法华云。
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华严云
不坏世间相而成出世法。
帝曰。
今时士大夫学孔子者多只工文字语言。
不见夫子之道不识夫子之心。
惟释氏禅宗不以文字教人。
直指心源顿令悟入。
不乱于生死之际。
此为殊胜。
曰。
非独后世不见夫子之心。
尝见孔门颜子号为具体
尽平生力量只道得个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竟捉摸不著。
而夫子分明八字打开向诸弟子道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也。
以此观之。
夫子未尝回避诸弟子。
而诸弟子自蹉过了也。
张商英曰。
吾学佛然后能知儒。
此言实为至当。
帝曰。
朕意亦谓如此。
帝又问。
庄子若何如人。
曰。
只是佛法中小乘声闻以下人也。
盖小乘厌身如桎梏。
弃智如杂毒。
化火焚身入无为界。
即如庄子所谓形固可使如槁木。
心固可使如死灰。
若大乘人则不然。
度众生尽方證菩提。
正如伊尹所谓予天民之先觉者也。
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有一夫不彼其泽者。
若已推而内沟中也。
帝大悦诏住径山
开堂曰。
三世诸佛以一句演百千万亿句。
收百千万亿句秖在一句。
祖师门下半句也无。
秖恁么合吃多少痛棒。
诸仁者且道。
诸佛是祖师是。
若道佛是祖不是祖是佛不是。
取舍未忘若道佛祖一时俱是一时俱不是。
颟顸不少。
且截断一句作么生道。
良久曰。
大虫里纸帽。
好笑又惊人。
十年二月帝注圆觉经。
赐师命作叙流行。
绍熙元年十一月往见智策禅师决别。
问行日。
师曰。
水到渠成。
索纸书
十二月初七夜鸡鸣时九字。
果至期而化。
留七日颜色明闰发长顶温葬全身于西冈。
谥曰慈辩
塔曰智光
号别峰。
嘉州李氏子也。
幼通六经。
长穷七史。
忽厌尘俗。
志慕竺坟。
从德清素得度。
往听华严起信。
尽得旨。
觉劳算沙。
终非解脱。
遂依中峰密印民禅师
密印举僧问岩头起灭不停时如何。
岩叱曰。
是谁起灭。
师闻大悟
圆悟昭觉
遣师往省。
随众入室。
悟问从上诸圣。
以何接人。
师竖起拳。
悟曰此是老僧用底。
何者是从上诸圣用底。
师以拳挥之。
悟亦举拳相交。
大笑而止。
又谒大慧径山
慧问甚处来。
西川
慧曰。
未出剑门关
与汝三十棒了也。
曰不合起动和尚
慧忻然。
后出。
奉诏住雪窦
淳熙七年秋
召师问道。
赐肩舆入选德殿
帝曰。
三教圣人。
本同这个理否。
对曰。
譬如虚空。
东西南北。
初无二也。
帝曰。
但圣人所立门户则不同耳。
孔子以中庸设教。
曰。
非中庸。
何以安立世间。
故法华云。
治世语言。
资生业等。
皆与实相。
不相违背。
华严云
不坏世间相。
而成出世法。
帝曰。
今时士大夫学孔子者。
多只工文字语言。
不见夫子之道。
不识夫子之心。
惟释氏禅宗。
不以文字教人。
直指心源。
顿令悟入。
不乱于生死之际。
此为殊胜。
曰。
非独后世不见夫子之心。
尝见孔门颜子。
号为具体
尽生平力量。
只道得个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
竟捉模不著。
而夫子分明八字打开。
向诸弟子道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也。
以此观之。
夫子未尝回避诸弟子。
而诸弟子自□□了也。
张商英曰。
吾学佛。
然后能知儒。
此言寔为□□。
帝曰。
朕意亦谓如此。
帝又问。
庄子何如人。
曰。
只是佛法中小乘。
声闻以下人也。
盖小乘厌身如桎梏。
弃智如杂毒。
化火焚身。
入无为界。
即如庄子所谓形固可使如槁木。
心固可使如死灰。
若大乘人则不然。
度众生尽。
方證菩提。
正如伊尹
所谓予天民之先觉者也。
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有一夫不被其泽者。
若己推而内诸沟中也。
帝大悦。
诏住径山
开堂曰。
三世诸佛。
以一句演百千万亿句。
收百千万亿句。
祇在一句。
祖师门下半句也无。
祇恁么合吃多少痛棒。
诸仁者。
且道诸佛是。
祖师是若道佛是。
祖不是。
祖是。
佛不是。
取舍未忘。
若道佛祖一时俱是。
一时俱不是。
颟顸不少。
且截断一句。
作么生道。
良久曰。
大虫裹纸帽。
好笑又惊人。
十年二月
帝注圆觉经。
赐师命作叙流行。
绍熙元年十一月
往见智策禅师决别。
问行日。
师曰。
水到渠成。
索纸书
十二月初七夜鸡鸣时九字。
果至期而化。
留七日。
颜色明闰。
发长顶温。
葬全身于西冈。
隘曰慈辩
塔曰智光
峰禅师
名宝印
字坦叔
生为龙游李氏子
世居峨嵋之麓。
少而奇警。
然不喜在家。
从德山院清远道人得度。
自成童时。
已博通六经及百家之说。
至是。
复从华严起信诸名宿。
穷源探赜。
不高出同学不止。
密印禅师民公。
说法于中峰道场。
乃挈一笠往从之。
一日密印举。
僧问岩头起灭不停时如何。
头叱曰是谁起灭。
师豁然大悟。
自是锋不可触。
密印恨相得之晚。
圆悟自南归成都昭觉
乃遣师往省。
因随众入室。
圆悟举从上诸圣以何法接人。
师举起拳。
圆悟曰。
此是老僧用者。
孰为从上诸圣用者。
师即挥拳。
圆悟亦举拳相交。
大笑而罢。
圆悟叹异之曰。
是子。
他日必类我师。
留昭觉三年。
密印犹在中峰。
以堂中第一座致师。
师辞。
密印大怒曰。
我以法得人。
人不我传。
尚何以说法。
为欲弃众去。
众皇恐亟趋昭觉。
罗拜恳请。
圆悟亦助之请。
始行。
道望日隆。
学者争归之。
圆悟密印
不能掩也。
久之。
南游历见诸大禅老。
最后扣妙喜径山
为师独扫一室
堂中皆大惊。
妙喜南迁。
师亦西归。
始住临邛凤皇山。
举香。
密印
道既盛行。
筑都不会庵。
竹幽邃。
暇日名胜毕集。
师一言。
皆自谓意消稍或间阔。
辄相语曰。
吾辈鄙吝萌矣。
其道德服人如此。
俄复下硖挟金陵
应庵华方住蒋山
馆师于上方。
白留守张公焘。
举以代己。
师闻。
即日发去。
陈丞相俊乡来。
金陵
保宁延师。
俄徙京口金山。
学者倾诸方。
金山自兵乱后。
虽屡葺莫能成。
至是始复大兴。
如承平时。
而有加焉。
时居此山。
鲜踰三年者。
师独安坐十五夏。
魏惠宪王牧四明
虚雪窦来请。
住四年。
乐其山林。
有终老之意。
而名益重。
被敕住径山
淳熙七年五月也。
七月行在所
寿皇降中使
召入禁中。
以老病足蹇。
赐肩舆于东华门内。
赐食于观堂
引对于选德殿
赐坐劳问良渥。
师目举古宿云。
透得见闻觉知。
受用见闻觉知。
不堕见闻觉知。
上悦。
毕其说乃退。
后十馀日。
又命开堂于灵隐山。
中使赍赐御香。
恩礼备至。
十年二月。
上制圆觉经注。
遣使驰赐。
且命作序。
师老益厌住持事。
门人惧其远游不返。
相与筑庵于山北俟其归。
光宗在东宫
书别二大字榜之。
十五年
奏乞养疾于别
得请。
明年
光宗受内禅。
取向取赐宸翰。
识以御宝。
复赐焉。
绍熙元年冬十一月
忽往见嗣住山智策告别。
问行日。
师曰。
水到渠成。
归取幅纸大书曰。
十二月七日夜鸡鸣时。
如期而化。
奉蜕质。
返寺之法堂。
七日
颜色精明。
须发皆长。
顶温如沃汤。
是月十四日
葬于别之西冈。
寿八十有二。
腊六十有四。
得法弟子实繁。
指不能一二屈。
慧绰者。
山阴氏子
当以荫得官辞之。
从师祝发。
得记莂。
遁迹岩岫。
终身不出。
师既示寂。
上为敕有司。
定谥曰慈辩
塔曰智光
庵曰别
极方外之宠。
师说法数十年。
所至门人。
集为语录。
晚际遇寿皇。
被宸翰咨询法要。
皆对使者具奏。
别具行世。
此不悉著。
宝印禅师者。
嘉州人
号别峰。
初业儒。
弃儒剃染。
业华严。
又弃华严。
华藏民禅师
悟明心要。
其祖圆悟每誉之谓。
有超师之略。
之名遂著。
乃通谒于妙喜
自称西川法侄
径山多士。
窃笑之。
妙喜问曰。
未出剑门关
与你三十棒了也。
遂展拜曰。
不合起动和尚
妙喜忻然。
顾左右曰。
你们骑马趁不及。
是日万指。
丛林为之震动。
于是西还开法。
而两川素称义虎之雄者。
皆从游。
仍慰其开讲曰。
宗教无二致。
而公白岐耳。
公以无欺心而演教。
教中之宗也。
我以无欺心而弘宗
宗中之教也。
我佛初转四谛于鹿苑
而憍陈如乃无欺之首也。
后拈枝花于灵峰
而迦叶乃无欺之终也。
故其间谈经三百馀会。
皆以无欺法。
而利无欺众。
公但自反能无欺乎。
既无欺矣。
以无欺舌而流无欺教。
则教与宗。
是一是二乎。
惟诸公勉之。
又出峡。
住持保宁
次迁金山
金山移雪窦。
自雪窦补双径。
其众盛矣。
尝示众曰。
世尊初成正觉于鹿野苑中。
转四谛法轮。
憍陈如比丘最初悟道。
真净拈云。
今日新丰洞里。
秖转个拄杖子。
遂拈拄杖卓左边云。
还有最初悟道者么。
若无丈夫。
自有冲天志。
莫向如来行处行。
遂喝一喝。
下座。
若是上座不然。
今日向凤凰山里。
初无工夫。
转四谛法轮亦无气方。
转拄杖子。
秖教诸人。
行须缓步。
语要低声。
何故欲得不招无间业。
莫谤如来正法轮。
又曰。
三世诸佛。
以一句演百千万亿句。
收百千万亿句只在一句。
祖师门下半句也无。
祗恁么合。
吃多少痛棒。
诸仁者。
且诸佛是祖师是。
道祖是佛不是。
佛是祖不是。
取舍未忘。
道祖佛一时是。
佛祖一时不是。
颟顸不少。
且截断一句。
作么生道。
大虫裹纸帽。
好笑又惊人。
又曰。
将心除妄。
妄难除。
即妄明心道转。
纡桶底趯穿。
无忌讳等閒。
一步一芙蕖
年迈。
日常宴坐。
匡床颓然。
一老比丘士夫访拜床下。
爱慕倍于父母。
孝宗皇帝知而召之。
以足疾。
辞不奉诏。
赐肩舆。
东华门内。
迎入选德殿
初礼臣议。
朝仪及见。
直登榻跏趺。
群臣皆失色。
喜其真率。
乃问圆觉之旨。
随机酬对。
默有契。
辄注圆觉经。
撰经首之序。
自是东华门禅师舆。
以备顾问。
十五年冬
力请庵居。
绍熙改元
过访智策禅师
兼与言别。
问行日。
曰。
水到渠成。
归索纸书十二月初七夜
鸡鸣时。
如期而化。
奉蜕质。
返寺之法堂。
七日
颜色明润。
发长顶温。
七日择退居之西冈而閟焉。
谥慈辨禅师
塔曰智光
赞曰。
民禅师义坛之翅虎也。
一入昭觉之门。
翻然易辙与夫抱英敏之姿。
负昂藏之表甘。
若捉月之猿。
趋阳之鹿者。
岂非日劫相倍乎哉师。
以己愈之方。
施之别峰印
自然水乳合。
而针芥投。
为万古我慢之正鉴。
是则西山亮
何足为多耶。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宝印,字别峰,嘉州李氏子也。
幼通六经,长穷七史。
忽厌尘俗,志慕竺典,乃从德清素得度。
往听《华严》、《起信》尽得旨,觉劳算沙,终非解脱,遂依中峰密印民禅师
密印举“僧问岩头起灭不停时如何?
”岩叱曰:“是谁起灭?
大悟
圆悟昭觉,遣往省,随众入室,悟问:“从上诸圣以何接人?
竖起拳。
悟曰:“此是老僧用底,何者是从上诸圣用底?
以拳挥之,悟亦举拳相交,大笑而止。
又谒大慧径山,慧问:“甚么来?
”曰:“西川
”慧曰:“未出剑门关,与汝三十棒了也。
”曰:“不合起动尊者。
”慧欣然。
后住雪窦
淳熙七年秋,召问道,赐肩舆入选德殿,帝曰:“三教圣人本同这个理否?
”对曰:“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初无二也。
”帝曰:“但圣人所立门户则不同耳,如孔子性以中庸设教。
曰:“非中庸如何安立世间?
故《法华》云‘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华严》云‘不坏世间相,而成出世法。
’”帝曰:“今时士大夫学孔子者多,只工文字语言,不见夫子之道,不识夫子之心。
惟释氏禅宗不以文字教人,直指心源,顿令悟入,不乱于生死之际,此为殊胜。
曰:“非独后世不见夫子之心,尝见孔门颜子,号为具体,尽平生力量,只道得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竟捉摸不著,而夫子分明八字打开,向诸弟子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也。
’以此观之,夫子未尝回避诸弟子,而诸弟子自错过了也。
张商英曰:‘吾学佛,然后能知儒。
’此言实为至当。
”帝曰:“朕意亦谓如此。
”帝又问:“庄子若何如人?
曰:“只是佛法中小乘声闻以下人也。
盖小乘厌身如桎梏,弃智如杂毒,化火焚身入无为界,即如庄子所谓形固可使如稿木,心固可使如飞灰。
若大乘人则不然,度众生尽方證菩提。
正如伊尹所谓:‘予,天民之先觉者也,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有一夫不被其泽者,若己推而内沟中也。
’”帝大悦,诏住径山
开堂曰:“三世诸佛以一句演百千万亿句,收百千万亿句秪在一句,祖宗门下半句也无,秪恁么合吃多少痛棒?
诸仁者,且道诸佛是?
祖师是?
若道佛是祖不是,祖是佛不是,取舍未忘,若道佛祖一时俱是,一时俱不是,颟顸不少,且截断一句,作么生道?
”良久曰:“大虫裹纸帽,笑人又惊人。
”十年二月,帝注《圆觉经》赐印,命作叙流行。
绍熙元年十一月,往见智策禅师诀别,问行日,曰:“水到渠成。
”索纸书云:“十二月初七夜,鸡呜时也。
”果至期而化,留七日,颜色明润,发长顶温,葬全身于西冈。
谥曰“慈辩”,塔曰“智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